如今,他们的产品已经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领域大量应用,未来还计划吸引27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打造数字技术产业园、封装测试产业园,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让企业在产业链中获得裂变式发展。
人民网石家庄1月22日电 (商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技术支撑,质量和标准日益成为畅通经济循环、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何江海介绍,该局扎实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省9.05万名包保干部对83.38万家包保主体实行常态化督导。
何江海表示,2024年,河北将以市场监管可视可感的工作成效,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贡献。2.35万家生产销售单位配备了质量安全总监、安全员,占比77.64%。河北省获批开展全国统一企业开办平台试点,是全国两个试点省份之一中央这一鲜明导向,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主动作为、乘势而上的信心决心。杨猛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基础上,又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河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接续召开,系统安排全省下一步工作,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
2023年邢台聚焦构建具有邢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手抓工业立市,一手抓文化兴市。立足优势、主动担当,推动食品加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蓄能升级,为建设经济强省作出邢台贡献。居安思危,也正是基于面向未来考虑,艾郎公司在张北新建了二期扩建工程,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在张北建设12条大兆瓦级风电叶片生产线,总占地面积1000亩,全部建成后,年产能达1000套,产值达30亿元以上。
新厂房长度690米,宽度108米,整体结构无隔断,非常适合100米以上的大型叶片生产,相比于以前的厂房只能生产60-90米叶片的规模,非常符合生产大型叶片的发展趋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睿琦 王晶 通讯员 田园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照亮雄安的夜,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张家口的绿电。艾郎公司这次生产的大功率风电叶片采用四腹板、钝尾缘、碳纤轻量化结构设计,具有高强度、低重量、高效能转换率的特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大功率风电叶片主要是解决长度增加与重量增加的矛盾关系,也就是要在功率提升的基础上提升运行安全系数。
行进在坝上,漫山遍野的风车成为张家口的城市名片之一,而如今,这里正在由绿电张家口发向着风机张家口造的新赛道上疾驰。由于风电叶片70%以上的工艺要靠手工进行,因此宽敞和功能齐全的厂房至关重要。
而从项目立项、新厂房选址建设到产品下线,艾郎公司在张北仅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项目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全程保姆式服务,在用水、用电、土地平整、供暖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是考虑到大型风电叶片运输对道路要求很高,当地政府部门在厂区南侧新建了一条宽阔道路,助力企业发展轻装上阵。张北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叶片生产厂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睿琦 摄目前,国内最早的一批小功率风机已逐步进入运行中后期,亟待更换设备,6兆瓦以上功率的风电机组是最受欢迎的机型,可实现同一风电场发电效率提高5倍以上,迈入风电革命的新时代。张北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叶片生产车间。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睿琦 摄如今,艾郎叶片扩建工程已实现部分投产,拥有了两条陆地百米级大兆瓦叶片生产线,产品将主要销往国内北方市场。这次成功下线的108米大功率风电叶片,是公司面向风电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突破,也是公司的扛鼎之作,代表着我们公司拥有了68兆瓦超大风电机型的配套能力,有实力角逐这片新蓝海。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睿琦 摄100米是我们风电叶片制造的分水岭,过去我们的主导产品是6090米长的叶片,主要是配套功率为46兆瓦的常规风力发电机型,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让记者眼前一亮的,无疑是刚刚全新下线的华北地区首支108米的大功率风电叶片,让人一眼望不到边,立起来有33层楼高,能够同时容纳260多个成年人并排站在上面。
1月29日,记者走进张北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厂区,灌注、冲压、冷却、打磨、吊装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赶制着春节前的订单,运送材料的平衡车往来穿梭,这里不到10天时间,就会有一组风电叶片完成下线。新厂区与旧厂区最大的不同不是产能的提高,而是在于新厂房的设计上。
张北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杨彬向记者介绍道。经过技术攻关、反复尝试,我们在108米大功率风电叶片制造过程中,对叶片后尾缘的形状进行了迭代升级,成功将重量降至最低,以达到风机功率最大化
作为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运达风电落户冀南新区后,有了一个新身份--当地风电装备产业链的链主。按照行动方案部署,我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基础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路径,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建设。2023年我省印发了《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一个风电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集群正在崛起。浙江运达股份华北区总经理 温勇:我们公司计划就是说不只是产业链的延伸在这里,上下游(企业) 包括我们所有的新能源应用场景,我们企业的研发,包括各类的人才,都一起入驻到咱们这邯郸基地。如今,占地2.8万亩的国际生物医药园已聚集起243家生物医药企业。
在邯郸冀南新区,河北运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组装智能风机。冀时客户端报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我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在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格瑞药业不久前刚刚获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此前他们改良创新的降压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且为国内首家过评。预计到2025年,我省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达到6个。
发挥链主带动作用,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截至目前,青岛天能重工、北京科锐电气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确定签约落户,项目涵盖了风电装备制造的发电机、塔筒等核心部件。石家庄格瑞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何庆国:这一块是很好把这个产学研结合起来,这是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技术支持,(还有)我们快批的产品 对我们有个产业化的支持,让我们尽快地去上市。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我省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今年我省还将组织开展产业集群银企对接、产学研对接等活动,推进产业集群内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业链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喜讯接连不断,不仅源于企业不断地研发投入,还源于省、市两级持续推行揭榜挂帅制,为解决生物医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科技支撑。通过3至5年努力,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品牌高端、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为了鼓励更多像格瑞药业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石家庄市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三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同时,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不断降低药企研发成本。
邯郸冀南新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魏忠彦:我们创新了产业园+产业链招商引资的新模式,吸引储能系统、机舱罩、变流器、电机零部件制造等,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到冀南新区落户,打造百亿级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冀南新区利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的优势,把风电装备制造作为吃钢产业之一重点发展。
在产品产业化、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资金及政策的支持。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李庆辉:继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力度,着力聚资源、优生态、提能级,助力产业链条加快向中高端延伸
喜讯接连不断,不仅源于企业不断地研发投入,还源于省、市两级持续推行揭榜挂帅制,为解决生物医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科技支撑。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今年我省还将组织开展产业集群银企对接、产学研对接等活动,推进产业集群内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业链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一个风电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集群正在崛起。作为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运达风电落户冀南新区后,有了一个新身份--当地风电装备产业链的链主。
按照行动方案部署,我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基础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路径,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建设。通过3至5年努力,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品牌高端、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023年我省印发了《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李庆辉:继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力度,着力聚资源、优生态、提能级,助力产业链条加快向中高端延伸。
加快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冀南新区利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的优势,把风电装备制造作为吃钢产业之一重点发展。邯郸冀南新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魏忠彦:我们创新了产业园+产业链招商引资的新模式,吸引储能系统、机舱罩、变流器、电机零部件制造等,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到冀南新区落户,打造百亿级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